
秋延后辣椒生产,生产周期短,效益好。选择好品种,培育壮苗,调节温、光、水、肥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成为秋延后辣椒栽培的关键。下面我们讲讲秋延后大棚辣椒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播种前浇透苗床,每钵播2粒露白的种子,而后盖过筛细土0.5厘米-1.0厘米厚,同时在苗床上撑拱棚,覆盖遮阳网和农膜,进行网膜双覆盖防强光保护育苗,这是培育壮苗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但忌积水。
当幼苗高15厘米-20厘米、茎粗0.5厘米、8-10片叶、苗龄30天左右、80%幼苗现蕾时,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及时定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5厘米,垄高15厘米-20厘米。
栽植6.75万株/公顷左右。
定植时,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边浇水边定植,定植水中可加入地旺500倍液防疫病、根腐病。
定植后5-6天用人粪尿浇1次,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11月下旬,不再追肥、浇水,减少棚内湿度,防止病害发生。
9月下旬天气较凉时,揭掉遮阳网,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以上,30℃以下,白天高温时应注意通风。
10月下旬根据气温变化在大棚内扣小拱棚。11月中旬盖草帘,整个11月草帘应及时揭盖,充分利用光热资源;11月下旬,外界天气变冷,以保温为主,可适当减少通风量,草帘每天可揭开一边,让辣椒内部有散射光即可,低温弱光对辣椒生长不利。
若棚内温度大,应通风降湿防病。随着温度下降,应加强保温措施,可在草帘上加盖一层薄膜。11月下旬以后,以保温为主的管理过程中,无论阴、晴、雨、雪天都要尽量揭草帘透光。
①防止徒长。植株生长势强,色淡叶片薄,有徒长趋势,应严格控制浇水和追肥,大棚日夜通风。也可用多效唑喷叶片,抑制徒长。
②植株生长势强,单株已坐果8-10个,要适当摘除部分强顶心,控制顶点生长势,促上部再结一层果。10月中旬,每株结果10-15个后,植株上部顶心与空枝全部摘除,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膨大长足。摘顶心时果实上部应留2片叶。
③及时采摘门椒、对椒,促进上部果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