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羊片形吸虫病的症状,治疗要点,用什么药治好。
羊片形吸虫病的症状依据虫体多少、羊的年龄以及感染后的饲管情况而不同。
羊片形吸虫病的病变主要在肝脏,其次为肺脏,程度与感染虫体的数量及病程长短有关。
(1)大量感染,可见贫血。肝肿大,包膜有纤维沉积,有2-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的幼虫。腹腔中有血红色的液体,有腹膜炎病变。
(2)慢性病例消瘦、贫血。主要呈现慢性增生性肝炎,被破坏的部位有淡白色索状瘢痕,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有磷酸钙和磷酸镁等盐类的沉积而使内膜粗糙,刀切时有沙沙声;胆管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液体。胸腹腔及心包内都蓄积着透明的液体。
(3)肺局部有硬结节,大如胡桃或鸡蛋、暗褐色的半疱状物质,往往含有1-2条活的或半分解的虫体。结节的包囊为钙化的结缔组织。肺表面的颜色正常。
采用水洗沉淀法,直肠取粪5-10克,加入10-20倍清水混匀,用纱布或通过40-60目筛子过滤。滤液经静止或离心沉淀,倒去上层混浊液体并再加入清水混匀,反复进行2-3次,上层液体变得清亮为止。最后倒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淀物,用显微镜观察有无虫卵。应注意与前后盘吸虫虫卵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