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是一种名贵药材,又可以制成贵重装饰品。发展珍珠生产,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怎样进行河蚌育珠呢?
培育珍珠的河蚌,一般选用三角形的三角帆蚌,也有用摺纹冠蚌的。用三角帆蚌容易操作,生产的珍珠质量好,产量高。采集河蚌一般在初春或秋末、气温在5~20℃时为宜。采来的河蚌暂时养三个月左右。暂时放养的水域要求水质肥,水流畅通,水质呈中性或稍微有点碱性,水深3尺以上,阳光充足,没有水生植物。暂时放养密度以每亩吊养3000只左右比较好。
有吊养和笼养两种。
浪大流急,水生作物多或者有农药、工业污水注入的水域,不能用来养珍珠。
养殖育珠蚌要活水,水质不能过肥、过瘦,一般以黄绿色的水比较合适。如果水质过瘦,在育珠蚌伤口愈合后可以施肥。夏季高温期间要经常冲水,保持水质新鲜,养育珍珠蚌的水面不要种水生作物。
做好的手术蚌要及时进行养殖。开始的十天内,每隔二、三天检查一次,是否有吐片,死蚌等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以后每隔一星期或半个月检查一次。洗刷育珠蚌上的青苔和其他附着物。
育珠蚌经过2~3年培育,珍珠已生长好就可以采收。采收一般在冬季进行,此时珍珠基本停止生长。采收方法有剖蚌取珠和活体取珠两种。年龄较老的育珠蚌可以剖蚌取珠。年龄较轻的可以活体取珠。琅珠时不要破坏珍珠囊。继续进行饲养,可以不再插片培育再生珠。
取出的珍珠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表面有机质会凝聚,影响珍珠光泽。采下的珍珠放在饱和盐水中5--10分钟洗去粘液,再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饱和肥皂水内浸30分钟或用较好的牙膏沫擦洗,最后用清水洗净,绸布擦光,分级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