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白粉病的发病特点

时间:2024-02-10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植株生长后期受害重,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或茎;果实受害少,初在叶片或嫩茎上出现白色小霉点,后扩大为1-2cm霉斑,条件适宜,霉斑迅速扩大,且彼此连片,白粉状物布满整个叶面,致叶片黄枯或卷缩,但不脱落,秋末霉斑变成灰色,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病原:瓜类单囊壳,属子囊菌门真菌。形态特征同黄瓜白粉菌,但有些地区可见到,葫芦科白粉菌。该菌无性时期生粉孢子。孢子梗圆柱形,不分枝,无色,具隔膜,上部着串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单细胞,圆柱状,大小17.8-27.9×12-15.2微米。偶尔产生闭囊壳,其直径85-137微米,附属丝丝状,一般不分枝,少数呈不规则分枝1次或1-2次,弯曲,长45-250微米,个别达315微米。壳内含子囊5-13个,每个子囊含子囊孢子2个、卵形,带黄色,大小18.8-22.9×12.5-15.2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两种白粉菌均以有性阶段,即闭囊壳随病残体遗留在土表越冬,翌春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在温暖地区或棚室,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上越冬。田间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形成再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蔓延,与寄主接触后,孢子萌发,侵染丝直接从表皮细胞侵人,并在其内形成吸胞吸取营养。菌丝体于寄主表面,且多处形成附着器,后不断蔓延,条件适宜,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温限10-30℃,以20-25℃为适,且需较高湿度,田间湿度大,气温16-24℃,或干湿交替发病重。


  ■无公害防治法:


  (1)选用锦栗、红板栗等抗白粉病的品种。


  (2)在明确当地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用杀菌剂。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