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4-02-10 编辑:Bertha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近年来,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耕作制度及栽培生志环境不断变化,大蒜植株的抗病性也逐年降低,大蒜病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尤其是新病害的不断出现,某些病害甚至呈急剧上升趋势,更加剧了对大蒜的危害。据调查分析,大蒜病害对大蒜的危害一般损失率达20%-30%,严重年份及地块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更高。如1993年调查,中牟县大蒜锈病在发病严重蒜田病株率高达80%,受害面积达种植面积的65%以上,受害的大蒜严重降低等级,影响出口创汇,极大地挫伤了蒜农积极性。目前已知大蒜作物病害达20多种,分别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引起。另外,生理性病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病害的发生与为害已成为大蒜生产上的一大障碍。现将大蒜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大蒜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    1.大蒜病毒病大蒜病毒病在各主产蒜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可导致蒜头变小,减产在20%-50%之间,是目前生产上隐蔽性减产的最重要病害。    播种带毒蒜瓣,出苗后即可发病,一般在高温干旱,蚜量大的情况下,或土壤干燥,缺乏肥料,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较重与葱属或百合科其它作物连作、邻作田块也易发病。    2.大蒜锈病大蒜锈病是我国蒜区的一大流行病害,每年均有发生。常年发病株率为10%以上,发生重的年份可达80%以上。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30%以上。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假茎;病株蒜头明显变小,易开裂敬瓣,商品价值明显降低。据在中牟县调查,1993-1995年,该病使叶片提早枯死15-20天。    大蒜锈病病菌喜温凉高湿,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阴雨,尤其3-5月降雨多,又有微风,利于病原菌传播和侵入。在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低洼的地块发病重。    3.大蒜叶枯病大蒜叶枯病是蒜区大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河南蒜区分布广,为害重;一般年份损失10%以上,严重时可达60%左右。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蒜薹,严重时病叶干枯,蒜薹不能抽出,或抽出时从病部折断,颜色黄白。    该病菌发育温度范围广,需要湿度大;发病早晚取决于温度,发生轻重取决于湿度,年前11-12月、春季4-5月有2次发病高峰。连作田块,尤其是将病株残体堆置于田间、地头的发生严重。    4.大蒜叶斑病类大蒜叶斑病类包括紫斑病、黑斑病、疫病、灰斑病、煤斑病等,分在于大蒜各主产区,以3-5月降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生重,常年发病株率在5%左右,发生重的年份病株率可达15%左右。该类病害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枯死,发生严重时造成蒜株整株枯死。    该类病害病菌温度适应范围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春季如出现倒香寒,再加上4月降雨多则发生严重。在沿黄河流域,11-12月经常出现阴雨、雾重、寡光照天气,也可以出现发病高峰。种植密度大,土壤有机质缺乏,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生往往严重;一般晚熟品种、紫皮蒜发病轻。    5.大蒜菌核病和白腐病两病在河南蒜区均有发生,前者为间歇性发生为害,后者常年发生;二病常年发病率低,发生严重年份个别地块发病率达30%以上。一般减产30%-50%,重者绝收。大蒜菌核病为害假茎,黄褐色腐烂,倒伏,或地上生长缓慢,植株提早枯死。大蒜白腐病先从外围叶尖发病,出现黄褐色纵条斑,植株生长缓慢并黄化,后向假茎发展,湿度大时软腐。地下蒜头小,挖出的蒜头无包叶而失去商品价值。    二病发生主要与4-5月气候有关,该期多雨、寡光照,气温在20-25℃时,发病严重,甚至成灾;上质粘重,田间低洼,或在林际、林下的田块,发病重连作、积水、密度大或偏施氮肥田块发生重;地膜覆盖较完整的则发病轻。    6.其它较重要病害大蒜细菌性软腐病、青霉病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大蒜细菌性软腐病一般年份零星点片发生,近年有加重趋势。青霉病是收获后及贮藏期极易发生的病害,如收获时遇雨、收获后晾晒不及时、贮藏条件潮湿,则发病重,感病率高。    二、大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播种前后    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培育壮苗为目的,优选适宜对口品种。    1.农业防治    (1)播前优选和精选蒜种,尽可能采用脱毒蒜、抗病蒜、无病虫蒜;并精选大瓣蒜。异地调种是一种好办法,如中牟县每年从山东调来大量的苍山大蒜。    (2)选择地势一燥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保肥水能力强的砂壤土种植大蒜,忌连作或与葱蒜类重茬。    (3)精细平整土地,浇足底墒水,适时犁耙,创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以提高抗病能力。    (4)适时播种,尽量减少冻害的发生。对于早熟抽薹蒜,应加强冬前的苗期促壮,降低冻害的程度。    (5)科学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增施磷钾肥、饼肥,可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年前青蒜的抗病能力。尽量采用配方施肥,或大蒜专用肥,可减少生理性病害发生。    (6)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物借雨水、浇水及畦灌传播的机会提高地温、保墒、减少灌水次数,可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    (7)大蒜叶枯病、叶斑病类、白腐病、菌核病等病害的病原物都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应彻底清理病株残体,同时实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    2.化学防治    对叶枯病、叶斑病类及灰霉病、白腐病、菌核病等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0.5-1kg对水5-7.5kg,均匀喷洒于蒜种上,然后晾干播种,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二)生长期间    此期跨越时间长,从播种后出苗至5月下旬收获,是叶枯病、叶斑病类、灰霉病、锈病、疫病等病害的发生时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    严禁大水浇灌,雨后及时排涝,结合田间管理清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外。在蒜母干缩期、蒜薹伸长期及鳞芽膨大期应进行追肥,每次每667m2施尿素5~10kg,或硝酸铵10kg,追施“催头肥”硫酸铵10kg;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抗病能力。对大蒜白腐病、菌核病可采用草木灰或石膏粉撒施茎基部,减少病原入侵机会。及时采薹,尽量避免划伤过大。    2.化学防治    (1)防治大蒜锈病,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及时检查发病中心,及时预防,一般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4月上旬防治第1次,10~15天后再防治1次,一般视病情防治2-3次。    (2)防治大蒜叶枯、叶斑类、灰霉病等,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视田间病情于11月底或3月下旬开始防治,春季防治2-次。    (3)防治病毒病,以使用脱毒蒜防治效果为最好,田间植株壮,叶色深,一般不用打药。其次,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10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    (4)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叶于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剂500-800倍液,7天左右1次,视病情连防2-3次。    (三)收获后及贮藏期    主要是防治青霉病、灰霉病、紫斑病等贮藏期病害,目前主要采取下述措施:    (1)收获前5天停止灌水,以防蒜皮腐烂不耐贮存。    (2)收获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及时清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进行高温堆、沤肥,有助于减少病源,降低病害的发生机会。    (3)对收获的大蒜应及时晾晒,按商品蒜要求剥去外皮,拣出腐烂蒜、绿蒜等。    (4)进行射线处理,冷库保藏,可有效防治后期及贮藏病害对蒜头的进一步为害。
    标签: 大蒜 病害 病株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