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县“十百千万”工程助农增收

时间:2018-01-04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我们推行的‘十百千万’工程指的是‘十户联牧’、‘百户联耕’、‘千户输出’、‘万人脱贫’,将全县农牧民从土地和草场中解放出来,通过技能培训引导他们成为现代产业工人或从事第三产业,最终实现增收致富。”5月13日,阿克陶县委书记谷文胜说起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阿克陶县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业县,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39%,平原占3.61%,全县仅有耕地面积30万亩,却养活着21万人,近年来,山地草场荒漠化程度持续恶化,载畜量不断下降,在农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亩。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使全县2.16万户、9.4万人脱贫致富,是阿克陶县一直思考的问题。”谷文胜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依托当地企业的劳务输出优势,把更多的农牧民解放出来,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增收致富,实行‘十户联牧’、‘百户联耕’后,还可以让草场得到恢复,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规模化养殖、种植。”

  阿克塔拉牧场是最早实行“十户联牧”的一个示范点,牧民买买提明·尤力达西这几天正在准备外出打工,今年1月阿克塔拉牧场实行“十户联牧”后,他将自己养的100多只羊加入了牧场组织的金胡杨养殖专业合作社。

  买买提明·尤力达西说:“这样不仅可以年底分红,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家解放出来3个人,现在我与儿子、儿媳正为外出务工做准备,我们3个人外出务工每人每年少说能挣1.5万元,以前没想过除了放羊还有其他的挣钱渠道,现在把羊交给别人养,自己外出务工可以挣更多的钱。”

  阿克塔拉牧场党委书记淳福说:“‘十户联牧’只是一个叫法,其实三五户牧民也可以实现联牧,这种模式在我们牧场实行后,效果非常好,牧民们也愿意接受这种方式,通过集中化养殖,让草场得到恢复,更多的牧民走出大山进城务工,1年下来收入比以前要高1倍。”

  阿克陶县结合“十户联牧”的开展,在牧区提出了“三三”原则——三分之一青壮年走出大山进城务工,三分之一的人员留守大山放牧,三分之一老人孩子进入县城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这样以来,牧区人口的减少就为留守牧民增加了人均草场、牲畜的占有量,老人孩子进城后也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均等化教育。

  托依塔依农场农民依买江·艾买提今年3月参与“百户联耕”后,将自己的20亩土地加入托依塔依农场“地汗”合作社,如今他成了地地道道的产业工人。依买江·艾买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亩土地加入合作社后,每亩地每年可收入850元,他的两个孩子和妻子在农忙时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四口人一天可以收入370元,农闲时依买江·艾买提和大儿子就到阿克陶县轧花厂打工,每人每月最低可收入2500元。“像这样的收入,以前不论地里种什么,都不会有这么多,现在把土地交给别人种,自己解放出来以后,才发现挣钱门路很多。”依买江·艾买提说。

  据阿克陶县人社局局长刘洪介绍,2013年阿克陶县组织劳务输出5.3万人次,实现收入3.29亿元,外出务工的收入在人均收入中占到40%,今年通过推行“十百千万”工程后,最终可解放出6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样,外出务工人员也会增加1倍,人均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