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援藏干部王栋:带领林芝最贫穷村走出赤贫

时间:2019-04-09 编辑:Devi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东莞援藏干部王栋:带领林芝最贫穷村走出赤贫

  ■东莞援藏干部王栋。杨泽彬/图

东莞援藏干部王栋:带领林芝最贫穷村走出赤贫

  ■加乃村新建的健身场地。杨泽彬/图

  在东莞第七批援藏干部中,八零后的王栋身材高大,他是第一个驻村工作的援藏干部,把深入基层做到了实处。

  作为最年轻的援藏干部,2013年王栋主动请缨,住进了加乃村的村公房,自己烧火做饭,帮助村民拉来养殖项目,使村集体每年增收120万元,带领这个几乎是林芝地区最贫穷的村走出了赤贫的历史。

  王栋说,希望自己在任期间能帮助加乃村实现致富造血功能,“起码走的时候让村里的这条路能修好。”村长达瓦侨用藏语说,自从王栋来了,不仅村里的条件改善了,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变了,“王书记如果要走,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我们一定会记住他的。”

  【主动援藏】

  通过组织部面试才告诉父母

  记者第一次见到王栋时,就注意到他眼珠通红,双眼眨动频率明显过高,后来才知道,这是他来到林芝后高原反应和干燥的空气引起的。在加乃村新建的 村公房,会议室旁的小房间放着王栋的铺盖:一只睡袋。这里晚上比市区要低几度,王栋习惯了南方的温暖,一条睡袋有些不够用,还需要加一床棉被。

  2010年,王栋第一次来到林芝开展干部交流工作,3个月的时间,让他爱上了林芝的美景,也让他看到了林芝的贫困。“那次经历让我喜欢上了这里,很想到这里来工作,第七批援藏工作快开始的时候,我就向组织申请了。”

  王栋报名很积极,组织对他的才能也比较认可,不过王栋却不敢太早告诉父母。“过了组织部面试的最后一关,我才敢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

  来林芝前,王栋完全不会做饭,现在4个驻村的小伙子也不得不自己做饭吃。“能把饭做熟我就觉得很幸福了,这里火候不好掌握,煮米饭和面条都是需要高压锅的,学做饭是我在这里过的第一关。”

  【首次下乡】

  被贫穷触动决定驻村援助

  王栋第一次下乡工作的时候,来到了加乃村,他当时看到村里的情况,非常感慨,“八一镇周边其他地方的环境都是比较好的,而加乃村的路破破烂烂,非常颠簸,我就在想,环境这么恶劣,这个村的老百姓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啊?当时感觉心里挺凄凉的。”

  另一方面,王栋也看到了加乃村的特殊,“这里的老百姓特别质朴,例如援藏工作以稳定为第一,而这个村庄却特别和谐,几乎没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而且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护得非常好。”按照自治区政府的要求,科级干部是需要驻村工作的,但是援藏干部可以不用驻村,王栋为加乃村的贫困所触动,主动要求驻 村工作,帮助加乃村脱贫。

  到了加乃村后,为了取得村民们的信任,王栋经常来到村民的家里和他们聊天,看他们有什么生活上的需要,帮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他说,现在还是比较享受这里的自然环境的,也特别感谢村民对他的工作的支持。

  责任编辑:huangly

  【倾听民意】

  把修路建桥写进十三五规划

  加乃村距离318国道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是从深山中整体搬迁出来的,土地资源特别多,八一镇甚至是巴宜区都把很多重点项目放在这里,帮助村民抓紧致富。

  其中关键的是宇高集团的一个养殖项目,这个项目将加乃村村口的一块地租了下来,按照本地方法进行饲养猪和牛,每年会向村里支付120万的租金。“对于加乃村来说,这笔资金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所以村民都很支持,自发地把那块地用石头围起来,保护好。”

  由于村边在修建水电站,因此搭了施工桥,村里的交通方便不少,村民为了感谢政府带来的便利,自发辟出了村里的唯一一条土路。

  不过由于水电站的建设完成后,钢架桥是需要拆除的,王栋担心村民又回到出行不便的状态,所以多方争取,得到巴宜区支持,同意在水电站建好后在原地修建一座水泥桥。这条土路也被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将来作为一条水泥路来建设。

  【项目扶贫】

  养殖藏猕猴建造血功能

  对于在加乃村的工作,王栋最看重的,就是藏猕猴的养殖项目。

  王栋刚来村里就发现山上有很多藏猕猴,藏猕猴还经常到村里来索取食物。后来有村民看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第三极》,了解到工布江达县的老百姓养殖猕猴,只要一吹哨子,猴子们就会下来,吸引不少游客。

  加乃村的村民们很受启发,主动跟驻村干部们说,能不能也办一个类似的项目。王栋一听,老百姓有致富的想法,那当然得支持,就把养殖藏猕猴项目报进了十三五规划。

  目前村民已经安排了一个专人开始驯养猕猴,“现在的数量还不多,没有形成规模,当养殖规模达到30只左右,这里就可以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了。明年旅游旺季来临的时候,应该会对村民增收有一定的帮助。”

  王栋说,如果没有人带领,一般人是找不到加乃村的,所以工作组会建好这里的基础设施,到时候干部们会大力宣传这里,争取让游客们在经过318国道时,能顺道转过来看一下,相当于为这个村形成了脱贫的造血功能。

  为了让藏猕猴的养殖项目成功,王栋主要把力气花在了修路和修建游客接待中心上,“等到明年施工桥一拆,水泥桥建好,路就可以动工了。”

  【收获民心】

  一把藏刀凝聚全村百姓的谢意

  驻村那么久,王栋的真心实意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他收到的一件礼物——藏刀,就是最好的证明。

  王栋来村里后,发现村民的水源地年久失修,很多杂质经常堵塞,一到冬天,水管就结冻,要跑到很远的地方打水。王栋就把带来的驻村经费拿了5万块出来,给他们重新翻修、整理,彻底解决了饮水的问题。

  解决了饮水问题后,村长达瓦侨请他去家里吃饭,上了一大块肉,一个风干的生的大牛腿,王栋用手去撕,根本撕不动。达瓦侨看了很不好意思,就拿出刀来割,一块一块地吃。

  “吃完他就把这把刀送给我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藏族的割肉刀,吃饭用的,这把刀是用了很多年的,越老越珍贵,越老越有意义。我觉得这是让我很感动的地方,说明我做的事情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他们没把我当外人,让我觉得我是这个村的一分子。”

  责任编辑:huangly

  ■干部心声

  期望任职期内

  全力实现全村致富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也是王栋援藏的第二个年头,这意味着他援藏的时间也不多了。还能在哪些方面做好工作,王栋也经常会思考。

  “我的心还是会放在村里面,我来这以后,发现这是我们整个八一镇,甚至是巴宜区、林芝市最贫穷落后的地方,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3700元这 个贫困标准,所以我想,在我在任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把这几个项目打造好,让它真正产生造血功能,让村民切切实实地致富。最起码,在我走的时候,能看到这条 路修通,看到他们出入更方便。”

  王栋说,在这里生活上的条件艰苦都可以忍受,最需要克服的就是想家,有时夜深人静,还是会想念在东莞的生活,更会觉得亏欠了两个年幼的孩子。

  “大的5岁半了,小的才1岁多,每次休假回去,孩子都生怕我会离开,每次出去吃饭,他都怕我是骗他,说爸爸是不是已经离开了,等我回到家他才能安安心心地睡觉。每次打电话,孩子也是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标签: 王栋 林芝 援藏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