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黄刺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4-02-10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别称】刺蛾、八角虫、八角罐、痒辣子、毒毛虫。学名:CnidocampaflavescensWalker

【类属】鳞翅目 刺蛾科

【危害】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是危害月季常见害虫之一。月季黄刺蛾低龄幼虫啃食月季叶肉,使叶片呈网眼状,形成白色圆形半透明小斑,几天后小斑连成大斑。幼虫长大后将叶片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只残留主脉和叶柄,成为光干。严重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月季枯死。

月季黄刺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卵:椭圆形,扁平,长径1.4至1.5毫米,短径0.9毫米。表面有线纹,初产时黄白,后变淡黄色。多产在叶面上,常成数十粒的卵块。

蛹:长11至13毫米,椭圆形,肥大,黄褐色。茧石灰质坚硬,椭圆形,茧上有数条灰白色与褐色相间的纵纹,似麻雀蛋,紧贴于枝干上。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至25毫米,肥大,呈长方形,体色为黄绿色。头较小,淡黄褐色隐于前胸第1节下方。前胸宽大,黄绿色,前胸盾,半月形,左右各有1黑褐斑。体背面有1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胴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上生刺毛与毒毛,其中以3、4、10、12节者较大,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枝刺。气门红绿色,上下边缘深绿色,气门淡黄色,体侧各节有瘤状突起,上有黄毛,腹部淡黄色。臀板上有2个黑点,胸足极小,腹足退化,第1至7腹节腹面中部各有1扁圆形“吸盘”。体中部两侧各有两条蓝色纵纹。

成虫:体长12至16毫米,翅展35毫米左右。体肥大,黄褐色,头胸及腹前后端背面黄色。触角丝状灰褐色,下唇须状弯过头顶。复眼球形黑色。前翅顶角至后缘基部1/3处和臀角附近各有1条棕褐色细线,内侧线的外侧为黄褐色,内侧为黄色;沿翅外缘有棕褐色细线;黄色区有2个深褐色斑,均靠近黄褐色区,1个近后缘,1个在翅中部稍前。后翅淡黄褐色,无斑,边缘色较深。腹背黄褐色,足棕褐色。

【发生规律】东北、华北大多一年发生1代;河南、陕西、四川省一年可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杈、枝条上越冬。2代地区多于5月上旬开始化蛹,成虫5月底至6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份为幼虫为害期。下一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9月初幼虫陆续老熟、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

(1)秋冬季摘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虫源。

(2)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幼虫群集危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4)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

(5)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20%速灭杀丁2000至3000倍液、2.5%敌杀死1500至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6)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蝽等。

    标签: 月季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