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详细介绍

时间:2024-02-10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常常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的问题。该病发病率一般达10%-25%,严重时达48.6%,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详细介绍

1、发病原因

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因此,不同生态区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同一生态区内病原菌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多雨地区往往以腐霉菌型茎基腐为主。而在干旱地区以镰刀菌型茎基腐为主。该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病菌在病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在田间可借风雨、灌溉水、机械和昆虫进行传播,发生多次再侵染。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病菌多,发病重。而生茬地菌量少发病轻。一般早播和早熟品种发病重,这是因为土壤中适宜的温湿度病菌孢子易萌发,与玉米的适宜生育期相吻合,导致发病率增高。一般平地发病较轻。岗地和洼地发病重。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玉米生长健壮的发病轻,而沙质土壤瘠薄、排水条件差、玉米生长弱的发病重。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详细介绍

2、防治措施

(1)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合理灌溉。发现玉米植株田间发病时及时将发病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注意低洼地雨季排除积水。初发病期,剥除叶鞘,在茎病部涂刷石灰水(热石灰500g加水5-10kg)。轻病株可用刀轻轻割去病斑。茎基部发现有病症时,可将四周土扒开,以降低湿度减少侵染,待将发病盛期过后培土。

(2)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磷氮肥配合使用。严重缺钾地块,一般施硫酸钾100-150kg/hm2,一般缺钾地块施硫酸钾70-105kg/hm2。在玉米播种和抽雄时,施硫酸锌22.5-30.0kg/hm2、尿素225kg/hm2、三元复合肥225kg/hm2,可增产8.4%~10.2%。

(3)生物防治。利用增产菌按种子重量0.2%拌种,对茎基腐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采用1g风干土中接种100万个哈茨木霉或绿色木霉的孢子悬浮液对镰刀菌厚垣孢子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在土壤中接种木霉菌并加入微量的三唑酮4-6mg/g土。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更显著。同时,在种子包衣之前,采用玉米生物种衣剂(ZSB)按1:40拌种,或用诱抗剂浸种,或用根保种衣剂等对玉米茎基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标签: 玉米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