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时间:2024-02-10 编辑:Abbott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棉花烂铃,俗称捂(霉)桃子,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因此,应在弄清棉花烂铃发生的条件和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防治。

棉花烂铃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棉花烂铃的条件和原因: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侵染为害棉铃引起的。夏季多雨,棉田湿度较大,郁闭较重,通风透光较差,适宜病原菌繁衍侵染,病害往往严重,棉花烂铃也比较严重。棉铃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等,其中疫病是烂铃的主要病害类型,占铃病的28.3%~99.7%。

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闭,改善通风透光状况。

2.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较重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以便加快排水速度。排除棉田明涝暗渍,改善棉花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实现棉花多结桃、不早衰,减轻铃病为害。另外,对于棉田排水和预防棉花倒伏问题,在棉花开花之前培土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艺措施。

3.适度化控:肥水条件较好的棉田,棉株容易旺长,应于棉花生长的前、中期,合理喷施缩节安,调节棉花生长,防止棉株徒长,减轻铃病为害。

4.调节结铃:地膜棉或早发棉花的伏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早发棉花提倡摘除下部1~4果枝上的早蕾或及早去掉第一、二果枝。

5.合理整枝:对于行距过窄,封行过早的棉田,为减轻田间过分郁蔽,改善中下部光照条件和通风状况,应尽早打去边心,这样可减少蕾铃脱落和烂铃。

6.中耕松土:提倡行间中耕松土,破除地面板结,降低棉田湿度,改善棉花生长环境条件,可减轻棉花烂铃。

7.摘晒病铃:把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并开始出现黑斑的棉桃,在未烂之前摘收。摘收的棉桃用浓度为1%的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以得到吐絮较好的棉花。

8.间作套种:合理间作套种对棉铃病害有明显防病作用,麦-棉、棉-菜、棉-瓜两熟制,防病效果较好。

附: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