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学生苜宿花 千万大单落他家

时间:2019-09-10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大一学生苜宿花 千万大单落他家

张振华(右二)与老师和同学们在苜蓿地里共同探讨问题

  苜宿,俗称“三叶草”,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在我国分布颇广。

  一位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却因为一个梦想,与这些普普通通的牧草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开启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轨道——

  种苜蓿,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内蒙古的畜牧业闻名全国,优质牧草的供应却存在很大缺口。”还是在读高三时,家里养牛的张振华便敏锐地发现了种植苜蓿存在的商机。“而苜蓿是一种高蛋白优质牧草,且根系发达,能治理水土流失,还能把土壤中的氮气转化为氮肥,是改善土壤质量的良药。”

  但想种苜蓿的主意首先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她认为家里唯一在读书的孩子应该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不是种牧草。张振华转而拿这个想法去说服父亲,最终,父亲决定支持他创业,不仅帮他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还买了储存苜蓿用的近两万平方米的房子,前后一共投资了200多万元。

  7月到9月是苜蓿的收获期。2014年高考后的整个暑假,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张振华就到地里割草、运输。渴了就喝井水,每天晚上七八点回到家累得倒头便睡……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1000亩地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张振华获利150万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觅投资,签下千万合同大单

  2014年9月,张振华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为“张之洞班”的一员。进入植科院后,张振华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图书馆及数据库上,不断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一心要做大自己的苜蓿种植业。

  然而,要想继续扩大规模,资金就成了拦路虎。

  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副书记魏友伯的鼓励下,张振华报名参加了央视财经频道的“创业英雄汇”寻找天使投资。学校特邀豆科作物专家、博士生导师赵剑教授作为张振华的技术顾问和指导老师,和辅导员陈志强一起陪同张振华赴京。“在北京栏目组面试那段时间,过得很紧张,压力问答、项目路演,连续一周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张振华回忆说。“在录制现场,不少央视工作人员和投资人都对他带来的苜蓿项目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又能实现防风固沙的环保功能很感兴趣。”华中农大植科院辅导员陈志强告诉记者。

  最终,张振华与投资方达成100万元融资意向。

  “农业要想效益好,必须走规模化的路子,种草也是一样,需要大规模流转土地,购置机械化设备,一台进口大型收割机就要上百万。资金仍是最大缺口。”上了创业节目后,也有不少风投主动联系上他,张振华认为,农业并不是赚快钱的项目,在家乡创业,盈利不是唯一目的,环保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同样重要。他希望能得到政府支持。

  今年年初,张振华与来自西北地区的公司签下了1400万元的紫花苜蓿供销合同,准备把土地规模扩大到10000亩,预计纯利润达到1500万元。依托于学校资源,张振华团队与他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内蒙古农科院负责提供苜蓿种子。

  谋发展,让重筹改变生态

  近半年,张振华异常忙碌。他不断地学习、查资料、写策划,为他的紫花苜蓿产业谋发展。

  “我国的紫花苜蓿产业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相比远远落后,去年,美国紫花苜蓿的总产值就超过了200亿美元,而我国的产值却不不及其的1/3,而且美国1/4的紫花苜蓿都要出口到中国。2014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美国苜蓿的第二大进口国。可想而知这个市场潜力是多么巨大。”张振华说。

  如今,张振华已经在赛罕区黄合少镇黄合少村和凉城县共种植紫花苜蓿3700余亩。下一步,他计划发动家乡的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入股他的公司,集合科研力量,研发适合西北盐碱地生长的优质苜蓿品种。一来帮助农民致富,二来打破国外垄断优质苜蓿种子的局面。

  梦想还不止于此。张振华还在筹备残次林的改造项目,种植树木的同时间种苜蓿,并计划把它做成一个公益性项目,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采用众筹的模式让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