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灵台县:“老把式”种粮有“高招”

时间:2018-01-04 编辑:Bess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近日,记者在灵台县百里乡柴朝村慕名采访一位种粮大户,中午时分,在地里忙了整整一早上的他才拉着机械回到家里,简单地收拾之后向记者谈起他的“种粮经”。

  他叫刘永玺,说他是位种粮的“老把式”,是因为今年69岁的他,几乎是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在村里,同样的品种,数他家的粮食长得好;同样的地,也数他家的收成好。近两年,他又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0多亩地专门种起了玉米,是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

  “玉米地春季要深翻,这样才保水保肥,而且有利用玉米根系呼吸……”谈起他这几日的活计,刘永玺坦言,整地很重要,200多亩地要逐块深翻整理,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在交谈中得知,刘永玺家去年种的200亩玉米亩产最好的在2000斤以上,每亩地纯收入1000元左右。当记者问起他种粮的“秘籍”时,刘永玺说:“精管理、新技术、配方施肥……土地里的学问大了,最关键的是既要总结老经验,又要运用新技术。”

  在他家存放农资的库存里,记者看到,玉米籽种、肥料、农药等已备齐,码得整整齐齐,刘永玺告诉记者,儿子刘锐锋做粮食贩运生意,经常利用外出做生意的机会去考察一些农资新产品、玉米新品种,也曾参加过杨凌的农博会,对新技术这一块了解的也比较多。“咱这川地属于高寒阴湿地区,适合种玉米,但选好适合的品种、肥料也是门学问。”

  从他口中也不时能听到一些诸如深施基肥、养分平衡等农作物种植专业词汇。“合理密植也是丰产的关键,但密到怎么个程度就得靠经验来把握了……”谈起他的种田经验,刘永玺显得滔滔不绝:“下种的时间、追肥的节点都得仔细把握,这也就需要常常去地里转转,多观察、多操心……”

  刘永玺家有6口人,劳动力只有4人。4人如何照看200多亩庄稼?刘永玺说:“费劲是费劲些,种庄稼不可能轻轻松松就种好,但主要还是靠机械。喷洒农药有电动喷雾器,现在又新买了一种精播机,单籽开沟播种,不用间苗……”最近,他又考察了一套玉米收割机,打算今年买回来,这样,也就能大大减少玉米收割的人工投资。

  刘永玺也有自己的小担忧,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改革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政策的好处,打算在土地上做文章,他担心以后要承包这么大面积的土地会越来越难。

    标签: 玉米 刘永 种粮
    Copyright 2017-2025 ke82.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1661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