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盆处理:及时脱盆,将盆土置于通风散射光处晾干,且缓和阶段不宜浇水。
修剪烂根:及时将植株移出并修剪腐烂根系,然后使用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并更换新水,最后重新进行水培。
停止施肥:及时停止施肥,然后浇水稀释肥料并排出。必要时,可直接更换新土种植。
补充水分:及时补水,一般每隔3天浇水一次,盆土保持湿润状态。
一、观音竹叶子黄了怎么解决
1、脱盆处理
养殖观音竹叶子黄了如何办,若是浇水过多会导致刚长出的叶子有发黄的现象,但是老叶却依然翠绿,这时可进行脱盆处理,将盆土放置在散光通风处晒晾至水分蒸干为止,并在缓和阶段不要进行浇水。
2、修剪烂根
若是在水培的过程中观音竹出现黄叶的现象,可能是根部腐烂所导致的,需要将其移出修剪腐烂根部,并用稀释过的多菌灵浸泡半个小时的时间,更换消毒过的水质,重新进行水培即可。
3、停止施肥
养殖过程中若是施肥过多,便会导致新叶没有光泽感并且逐渐暗黄的现象,这时需要停止施肥,可进行大量浇水,将肥料进行稀释排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更换土质重新进行栽种,这时可改善黄叶现象。
4、补充水分
若是盆土长期缺水,其植株的叶子边缘会呈现枯萎发黄现象,并且叶子会逐渐的掉落,这时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并且每隔3天左右的时间浇水一次,时刻保持土壤的湿润,防止再次出现干裂的现象。
二、观音竹的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
观音竹可以扦插繁殖。首先需要选择扦插的时间,观音竹在春季以及秋季生长较为旺盛,而秋季植株储存的营养会用于过冬,所以最好在春季对观音竹进行扦插,让植株更好的生长。并且在扦插前需要观察天气,最好选择在晴朗的天气进行扦插。
2、扦插土壤
扦插观音竹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扦插基土。观音竹适合生长在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中,所以在扦插观音竹时最好使用营养含量较为丰富、透气性较好的沙壤土或者腐殖土作为扦插基土,让观音竹更好的生长。
3、扦插植株
在扦插观音竹时还需要挑选合适的植株,最好可以使用带有芽眼、未遭受病虫害的健康枝条进行扦插,并且在扦插前需要对枝条进行适当的修剪,将观音竹枝条的底部修剪成倒三角状,让枝条可以更好的吸收营养。
4、扦插方式
在扦插观音竹前,需要将枝条浸泡在生根溶液中,等待五分钟后取出,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插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并且在扦插后需要向观音竹的扦插基土中浇灌适量的水分,浸湿全部的土壤,为观音竹提供一个较为湿润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