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三氯异氰脲酸500倍液,可以有效防止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在华东、华南区域发生较为频繁,尤其以沿海、沿湖、丘陵地带居多。
一般在水稻孕穗抽穗阶段多发,水稻被感染后会延迟抽穗,大大降低水稻产量。
一、水稻白叶枯病怎么用药防治
1、发病症状
(1)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在华东、华中、华南稻区发生;一般在沿海、沿湖、丘陵和低洼易涝地区发生较为频繁,籼稻发病重于粳、糯稻, 双季晚稻重于双季早稻,单季中稻重于单季晚稻。
(2)多发生在孕穗抽穗阶段,如提前发病,可使抽穗延迟,穗形变小,粒数减少。孕穗后发病,粒重减轻,不实率增加。
(3)病株结实差,青粒多,米质松脆,出米率低,发芽率也低。如在分蘖期出现雕萎型白叶枯,造成稻株大量枯死,损失更大
2、防治方法
(1)在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三氯异氰脲酸500倍液,预防稻田发病。
(2)大田施药适期应掌握在零星发病阶段,以消灭发病中心为主,防止扩大蔓延。
(3)常用的药剂有35%克壮·叶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2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或1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噻菌茂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20%噻森铜悬浮剂2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2000倍液喷雾。
二、水稻立枯病如何防治
1、精心选种与晒种
提高催芽技术,避免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适期播种
(1)播种密度不要过大。经验表明,应在夜温温度8度以上播种,不要盲目抢早。
(2)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插秧机插秧等原因,往往会加大播种量。这是一个误区!
3、提前预防
在水稻秧苗1.5-2叶期时,就要开始喷施预防立枯青枯病的药了。
4、苗床管理
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1)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2.5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通风),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
(2)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28度,尽可能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22-25度,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度,土壤水分充足,但不可过湿。
(3)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才能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